在工業應用中,我們發現一些橡膠和塑料部件在表面粘接時會出現難以粘接的問題,這是因為聚丙烯、聚四氟乙烯和其他橡膠和塑料材料不具有極性,這些材料未經表面處理的印刷、粘接和涂層效果非常差,無法進行粘接。雖然有些工藝使用了一些化學藥劑對這些橡塑材料進行表面處理,因此可以改變材料的粘接(效果)效果,但這種方法不容易掌握,化學藥劑本身有毒,操作非常麻煩,成本也較高,而且化學藥劑對橡塑材料原有的良好性能也有影響。這些材料的表面采用等離子體處理技術。在高速高能等離子體的轟擊下,這些材料的表面得到了極大的增強,并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層活性層,這樣就可以進行橡膠和塑料的印刷、粘接、涂覆等操作。
等離子表面處理機對塑料材料的表面進行日常處理。當一滴水滴在塑料表面時,水不會立即散開,而是會形成一個類似于半球的小水滴,類似于荷葉上的露珠。研究表明,大多數塑料的表面張力很低,如聚乙烯(PE)和聚丙烯(PP)的初張力為31達因,聚酯(PET)和聚氯乙烯(PVC)的初張力為39達因,尼龍(PA)的初張力為41達因。為了滿足印刷和粘合的要求,它們的表面張力應依次達到38、38、52、48和56達因。在等離子表面處理機發明之前,很多塑料工藝的設計只能容納材料。哪種材料能滿足噴涂或粘接工藝的要求,優先采用這種材料。然而,昂貴的材料導致的成本一直很高。
隨著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機的出現,解決了噴涂和粘接等材料的問題,廠家開始多看塑料品種,pP、PC、ABS、SMC等多種彈性體和多種復合材料的特性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發揮。該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器不僅解決了同一材料零件之間的粘接問題,而且解決了不同材料零件之間的粘接問題。傳統的表面處理方法(如磨床、磨削效果有限)和環保型水性涂料處理方法(有的處理量僅為40mN/m左右,受新工藝的影響材料不能完全濕潤。雖然氟化處理非常有效,但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,往往大大增加了廢氣處理廠家的成本。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機是一種經濟、環保的表面處理工藝,處理后材料的表面張力可輕松達到52達因以上,滿足多種高標準工藝要求。該設備利用電磁放電產生等離子體,可以均勻地噴涂在材料表面,使塑料制品的表面得到很大的改善。